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抗日之英雄本色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抗日之英雄本色》第六十六章 变起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红格尔图终于安全了。围城的日军并没有返回正面战场前线,而是一路东撤,直接离开绥远,逃回了张家口。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在81军和35军的联合大举反攻下,日军的防线被攻击的千疮百孔,根本无法维持,一步步的后撤成为争先恐后的逃跑。由于骨子里的对中国军队的蔑视和自大,日军26师团竟然没有在后方构筑哪怕一条预备防线,在中国军队山呼海啸般的进攻中,实在无法建立立足点,只能抱头鼠窜,一路逃窜回了张家口。

这种大面积的溃败造成的结果是灾难性的。日军许多驻地特务机构根本来不及反应,作为精英的特务长在逃跑过程中不断被追上打死或从隐藏的地点揪出来抓住。

这一仗,中国军队大胜。打出了抑积许久的闷气,第一次大面积的夺回失地。

梁三儿一伙在这一仗中居功甚伟,按说应该被大奖特赏才对。但,他在根子上是81军的人。81军,在蒋委员长的眼中,是属于最好消失的那种。

为了在35军和81军之间制造裂痕,更为了抑制81军壮大的势头,控制住35军。绥远初定,重庆国民政府迅速给予35军大量的补充,并派遣军政、特务人员前往绥远接收政权,管理地方,监视当地军队。在这些人的背后,驻晋绥的中央军紧随其后,泰山压顶般推至35军侧方,强迫35军接受国府的安排,预防35军割据自立的可能。

看着这些打仗时毫无踪迹的中央军,傅作义深深吸了口气,眼神变得非常深邃。他压住手下人的愤怒情绪,什么话都没说,转身离开了。任由这些国府派来的人大肆扩张,争权夺利,压制乡绅民意,抢夺当地资源。

自始至终,傅作义一句话都没说。只是默默接受了国府的一切安排。

比起35军,马鸿宾实际上更惨。这一仗中,81军由于家底薄,又一直顶在最前方,各项损失更大,更需要补血。但是,国府的补给大量派发给了35军,81军这里,只是接到了离开绥远、返回老家休整的命令。甚至连马鸿宾的军职,也下调了半级。

想起最后这半年来81军拼杀在抗日最前线,连基本的枪支弹药和补给好多都是靠自身筹集才勉强支撑住这场大战,现在国府如此安排,81军的许多将士顿时气得“嗷嗷”直叫,下意识中竟然要冲去35军那里争夺补给。

马鸿宾及时发现并制止了这股不良的苗头。他把跳得最欢实的几个营、团长绑起来狠狠揍了一顿鞭子,这才把整个大营里蠢蠢欲动的势头压了下来。

接着,他又把一小队骚扰了35军大营的骑兵扒下上衣,绑到傅作义那里负荆请罪。

听闻此讯,傅作义亲自出营为这一队骑兵松绑,不仅好言好语安慰他们,还用好酒好肉招呼,临走托付他们给81军带回了丰厚的礼品和物资。

看到这些,马鸿宾不禁轻轻叹息,“宜生也不容易啊!”

转头看着屋里的一帮手下,马鸿宾恨铁不成钢地指着他们训道:“你们呀,一个个看着都挺聪明的,怎么这里面的事儿就看不透呢?”

底下的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确实不能领会这里面的含义。

无奈的叹口气,马鸿宾语重心长的告诉自己的这些政治白痴手下:“这次来绥远接收地盘的中央军实力你们没有看到吗?就算是35军和81军加一块都没有他们实力强。可这些人在咱们打得最艰苦的时候都没有伸手帮一把,为什么?”

底下的一个猪头将领傻乎乎地问:“那是为什么呀?”

马鸿宾气得张嘴结舌,直接给了他一马鞭:“为什么?还能为什么?当然是防着咱们了。你们这帮蠢货,这都看不来?要不然在反攻最关键的时刻,他们哪怕派一个团来,这一仗都不会打的这样惨烈。咱们赢得这个胜利也会更容易些。”

“毕竟,咱们不是中央军嫡系,是国府要千防万防的对象。这一仗,能够不伤筋动骨的安然回家,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还有什么好争的?你们呀,要是有老白家那几个小马驹三分的机灵,我就省心了。”

底下立即有五大三粗的将领忍不住爆发了脾气,“军座,凭什么咱们浴血奋战,他们中央军就能白捡果子?咱们明明打了胜仗,凭什么要灰溜溜的回家?他老蒋家要不给咱们个说法,咱们就。”

“就怎样?”马鸿宾语气阴森地问。

底下人没了声音。

“你们呀!”马鸿宾怒其不争的摇头。

“无论如何,咱们都是中华儿郎,驱逐日寇、保家卫国是咱们每个中国人肩头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吗?现在,总算没让日本人冲进咱们的家乡祸害,总算不负家乡父老重托,收复了绥远大地,我们81军应该自豪骄傲,家乡的父老也会为咱们81军骄傲。不管国府那面怎么做,咱们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决不能干那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儿,更不能去当狗汉奸,那样死了都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我们和35军,那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是一个战壕里换命的兄弟。补给分配不均那是国府做的事,和35军没有关系。宜生将军也已经通过不同渠道暗地里给咱们转来了一些补给。加上其他国府调拨的,养活咱们这些老少爷们足够了。咱们也要知足,千万不能一怒之下犯糊涂。不管怎么说,我马鸿宾,宁死不当亡国奴。”

底下的人鸦雀无声,在马鸿宾炯炯的目光下,低下了头。

“好了,都打起精神来,明天开始咱们就尽快回家。呵呵,离开家这么长时间了,回去儿子都要不认识了。你们别耷拉着脸,都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精精神神的,一身喜气的回去,让家乡父老也沾沾咱们打了胜仗的喜气,开门大吉,来年大喜,恭喜发财。”

“哈哈哈哈”底下的粗豪汉子们都被马鸿宾的乐观逗笑了,忍不住大声笑了起来。

看着手下的将领起身离开,目光扫过白国瑞的身影,马鸿宾一拍自己脑门,“瞧我这脑子,最近忙得一塌糊涂,怎么把这小子给忘了。”

转头命令身边的参谋:“你们赶紧给大青山发报,让梁三儿那小子抓紧回家,别在外面玩儿野了。这帮小子没什么规矩,别在这种微妙的时候捅出什么篓子来。”

梁三儿是最讲究和气生财的主儿。他倒不知道中央军和国府派大批人员到绥远的事儿,不过他担心自己据守一座城池,弄不好会和其他力量有摩擦纠纷,早早把红格尔图洗劫一空后,返回了大青山里的葛家岔老巢。

在这里,还有一笔天大的买卖等着他。

随着绥远大地的光复,他和晋商们的秘密合约和买卖分成协议可以执行了。

梁三儿一伙的能量也深深震撼了以乔嵩宣为代表的晋商势力。他们很敞亮地给梁三儿提前预支了一年的养路费。这些钱是根据货流的大小预支付的。望着装的满满当当的五大车银元,梁三儿和三义县的坏小子们齐齐咽下口唾沫:这晋商在绥远大地,到底能挣多少钱呀!

比起晋商,梁三儿一伙觉得自己穷得连要饭的都不如。

钱眼里喷火,梁三儿得了红眼病。官不官的他不在乎,歧视不歧视的他也没在意,但钱,彻彻底底融进了他的心里。

马鸿宾要他回家的命令收到后,梁三儿破天荒第一次推脱不回家了。或者说,是不想立即回家了。后面,还有欧阳静怡也在撺掇他先别回家。两个人各怀鬼胎,一个害怕回去早了损失一大笔银子,一个害怕回家早了编的谎言露馅。

于是,梁三儿把三义县马匪们召集起来,让郑红霞当众宣读马鸿宾的电令,然后在大家愤愤不平的咒骂声中吆喝他们收拾行装赶紧回家。他把偷蒙拐骗抢得来的钱财也交给郑红霞,让她带回家。

至于欧阳静怡,梁三儿也把她打发回35军报到。刚开始欧阳静怡死赖着不走,梁三儿只好哄她,让她先回去交接,他随后抽出时间回家的时候顺路带她一起回去。

回梁三儿家见婆婆,这句话彻底满足了欧阳静怡。她高高兴兴地先返回35军,做好准备等梁三儿带她回去。

一切都很和谐,也很顺利,除了温大成和明川千美。

温大成从小和梁三儿一块长大,梁三儿一撅尾巴温大成就知道他想干什么。虽然已经收了晋商老大一笔钱,但温大成看明白了,梁三儿这小子又想冒坏水敲诈这帮富得流油的晋商了。至于怎么敲诈,温大成不知道,但肯定是这样的,不然,梁三儿才不会在这深山野岭里高高兴兴地待着。

和梁三儿一起能赚钱,这是温大成从小就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他也不打算先走,赖在梁三儿身边想分一杯羹。

当然了,这个打算不能明白说。于是,在出发前的一夜,温大成得了急病,肚子疼,说什么都起不了身。

没奈何,梁三儿只好让郑红霞先带队回家,顺便护送欧阳静怡到35军,他留在葛家岔照顾温大成。

温大成走不了,明川千美作为专业的医护人员,当然也走不了了,得治疗这位梁三儿手下的头号大将呀。

这也刚好满足了明川千美的心意。

明川千美在日本的时候就因为出身的卑微和性格的封闭,导致和周围的人都有距离;自从被梁三儿强行掳来后,因为环境和语言的陌生,更加把自己封闭起来。后来和梁三儿沟通多了,双方没有语言障碍,这才渐渐放下心理防线,慢慢和梁三儿关系缓和下来。更后来,明川千美在梁三儿这儿感受到哥哥般的关爱,更加希冀能始终感受到这种关爱,所以她也很不愿意离开梁三儿身边。现在好了,有了温大成,她终于名正言顺的留在了梁三儿身边。

无奈地看着黏在自己身边的两个牛皮糖,梁三儿只能没脾气的摇摇头,知道自己这次多少得放点血了。明川千美还好说,这个温大成是见者有份的主儿,这次肯定是少不了他的。想到这里,梁三儿就忍不住肉痛。

根据他和乔嵩宣的私下商议,乔嵩宣确实答应在绥西地区的买卖利润中给他也留点。梁三儿赖在这里的原因就是等乔嵩宣的商队返回的时候,把给他的利润分成拿到手里。

这种事儿,当然知道的人越少,自己拿到的就越多。

无可奈何地待在山寨里等乔嵩宣,梁三儿看日出月落,终于有了一丝寂寞的感觉。心里忍不住暗暗焦急:“这乔嵩宣,怎么还不来?”

等来等去,梁三儿没等来乔嵩宣,却等来了另外一拨意料之外的人。

******************************************

随着国府的势力在绥远的大肆扩张,原本绥远地区良好的联合抗日氛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李井泉的感受很清晰。

这时,在根据地指挥所的屋里,他和梁琨都皱着眉头听交通员的报告,越听眉头皱的越紧,在两眼间形成一个大大的疙瘩。终于,老哥俩相互对视了一下,不由自主地一起叹了口气,“这老蒋,终究是靠不住呀!”

抗日期间,自打傅作义到了绥远后,比较注重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维持好关系。作为国府体系外绥远地区最大的一股抗日武装,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在绥远的抗日壮举有目共睹,尤其是动员发动群众和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以及统一战线政策,傅作义都很认同。他也多次主动联系大青山支队,希望八路军能够派出政工人员帮助他的部队开展整治思想教育,提高部队的思想觉悟,加强部队的战斗力。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